追求实际功效 地铁安防城市建设盘点

2013-1-11

与高质量的图像源相对应的是高传输码流,传输非压缩的1080p×60fps的高清图像需要占用2.97Gbps的带宽。对于一个监控系统,往往需要对多个点进行监控,实时传输各个点的数字高清视频时,带宽占用非常大,基本无法传输。
  
  如何降低带宽,各个制造商大都采用有损压缩方法。比如采用H.264压缩算法的网络摄像机,使用100M网络传输,传输码流为32K~4Mbps。这样虽能大大降低高清图像传输占用的带宽,但是带来的负面影响是:1、图像质量大大下降,图像模糊,细节看不清,监控系统后端图像处理及分析能力也会大打折扣;2、传输图像时延严重,图像压缩速度取决于编解码系统速度和图像大小,高清数字图像压缩需耗费大量时间;网络传输速度取决网络拓扑和带宽情况,当网络堵塞时,基本无法传输。对实时传送已无意义。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清数字视频监控,必须传输无损高清数字视频。本文以某地铁的高清视频传输为例,对于1080p的高清数字视频无损传输解决方案做分析。在控制中心端,有大量高码率的数据输入输出。发送给每个站点的高清1080p的高清数字多媒体,以及每个站点的8路高清数字摄像头传入的高清监控视频图像,都属于高清数字信号。
  
  探讨:监控系统功效
  
  地铁运营于相对狭小封闭的地下空间内,人员密集,属于易受攻击与破坏的敏感区域,公安图像监控系统是有效保卫地铁的安全的重要手段。根据地铁运营管理特点,其行车管理人员可分为车站一级(如车站值班员、列车司机等)和运营控制中心一级(如行车调度员等)。因而地铁运营监视系统从使用上可分为车站监视子系统、列车监控子系统和控制中心监视子系统。在车站一级的监视系统中,车站站台和站厅区设置若干摄像机,分别监视列车运行和旅客上下车及流动情况。
  
  除车站值班员外,列车司机监视的目的是了解相应站台的旅客上车情况。控制中心一级的子监视系统,主要是为控制中心的调度员人员提供对全线各车站的监视,使他们实时地了解车站范围内的列车运行、乘客流动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行车调度和运行组织管理。通过对车站站台区列车出入站及旅客上下车情况的监视,以及通过对站台区客流的监视,就能使调度员了解车站的客流量及列车运行情况,从而实现调度员监视的目的。另外,当车站发生灾情时,视频监控系统可作为防灾调度员指挥抢险的指挥工具。
  
  但随着站台摄像机的不断增加,如果仅凭值班员的主动监视去发现问题,则很不现实。视频分析系统将操作员从以前的人工监视转化为现在的自动侦测、主动报警,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安全防范能力。
  
  因此视频分析也成为必不可少的一员,在地铁监控中主要有以下应用:在站台或站厅设置可疑物品分析,可以向民警及时发出可疑物品的报警;在工作区域设置入侵的视频分析,对乘客非法闯入工作区范围进行报警,该方式还可以与门禁系统进行联动,对防尾随入侵进行报警;由于在地铁的厕所通道经常发生胁迫等暴力行为,在厕所通道和出入口通道以及换乘通道也其监控图像设置安全性的视频分析。视频分析系统可以在该类地区设置如下比较规则:对有人长时间在通道逗留进行报警,对有人在通道剧烈活动进行报警;对设定区域内人流过多视频分析应用,可以设置自动探测高人流量/排队人龙及报警或在设定的区域内人流过多自动报警,可以提早对潜在危险地区报警,更有效调配安保人员
  
  监控设施是人类技术进步的一个方面,这种监控体系背后需要一整套的快速反应体系,这种反应体系可能比仅仅是关注在摄像头本身要重要的多,发现这些问题并且能够迅速做出反映,这才是整个监控体系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